SSD選購指南

細節藏在顆粒裡!

SSD固態硬碟是電腦升級的推薦首選。比傳統硬碟快上數倍的優異傳輸速度,運作中安靜無噪音,其抗震動、低耗電的特性更是符合行動電腦裝置針對資料保護及高續航力的需求。無論桌機或筆電,汰換傳統舊硬碟並升級固態硬碟後,即可縮短開機時間、加快載入速度,讓你不必花大錢買新電腦,即刻體驗有感升級。

  • 抗震

  • 快速

  • 省電

固態硬碟的組成

大部分的固態硬碟由三個主要零件組成,包含Controller控制晶片、DRAM以及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是NAND flash與電腦的主要溝通橋樑;NAND flash則是由多個區塊的非揮發性記憶體顆粒所構成,也是資料主要儲存的地方。DRAM是揮發性記憶體,需要持續供給電源才有儲存資料的能力,為非必要的組成零件。現今市面上販售的無DRAM固態硬碟,適合想要升級卻沒有足夠預算的消費者。

  • 控制晶片
  • 快閃記憶體
  • DRAM
SLC MLC TLC
每單位儲存位元 1 2 3
傳輸效能 ★★★ ★★
抹寫次數 50,000 3,000 < 1,500
耗電量 普通
成本 $$$ $$ $
應用領域 工業級 工業級 / 消費性 消費性
NAND flash顆粒的種類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分為單層儲存單元 (SLC)、多層儲存單元 (MLC)、三層儲存單元 (TLC) 三種類型。SLC擁有傳輸速度快與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提供約五萬次的抹寫次數,唯一缺點就是單價成本高,所以市面上僅有小容量販售。MLC成本相對較SLC低,在效能與壽命方面較TLC佳,抹寫次數約三千次,足夠應付日常電腦作業與電玩應用。TLC是三者之中價格成本最便宜的,抹寫次數約一千五百次,僅適合消費型應用。

備註:抹寫次數僅供參考。實際數據會因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或使用習慣而有所不同。

3D NAND flash顆粒

隨著二維的儲存單元能裝載的快閃記憶體顆粒發展到其物理極限,最新3D NAND技術突破平面限制,將儲存結構變為立體式設計,在同等體積下,提供更多的存儲空間與更優異的效能表現。目前MLC與TLC均有3D NAND技術的應用,而創見也正逐步導入3D NAND技術到2.5吋與M.2固態硬碟系列產品線。

  • 大容量
  • 高效能
  • 高耐用
創見品質保證

為堅持產品的最高品質,創見全系列固態硬碟在各個製程中,均通過嚴格的測試篩選,包含震動測試、溫度與濕度測試、讀寫測試與功能測試等。

推薦產品
高階旗艦款
中階精選款